智能迎宾进课堂: AI 课程创新实践
信息组
黄浦区作为全市“人工智能基础课程 ”推进示范点,在基础教育阶段全面启动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建设。曹光彪小学信息组的徐亦达老师负责四年级的人工智能课程试点工作。3月28日,徐老师在四年级开展了一堂主题为《文具义卖大欢迎》的人工智能基础课,带领学生设计简易的人工智能迎宾装置。通过从生活场景切入,联系学生日常接触到的智能应用场景激发学习兴趣。
从“人盯人 ”到“AI 迎宾 ”
“义卖时迎宾同学很辛苦, 我们能不能做一个会自动说'欢迎光临'的AI迎宾装置? ”这个贴近生活的问题立即点燃了学生们的讨论热情。“就像商店里的迎宾装置一样,我们想制作的AI迎宾装置可以看到人走过就做出一些欢迎的动作。”“ 同学们,要让机器'看见'移动的物体,其实是在找画面的变化。”为了帮助同学们理解移动检测原理,徐老师采用了形象的教学方法。他通过连续播放几张相似图片,让同学们找出其中的差异,直观地展示了移动检测的核心原理—通过比较前后两帧图像差异来发现移动物体。为了加深理解,徐老师还特意对比演示了移动检测与人脸识别技术的不同,帮助同学们明确区分这两项技术。这种将抽象理论转化为具体实例的教学方式,不仅让复杂的AI 知识变得通俗易懂,更点燃了同学们动手实践的热情。在徐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对人工智能技术展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学生趣味实践“AI 迎宾 ”
在掌握理论知识后,同学们分组动手实践。第一步,他们开启了行空板实验盒的摄像头摄像头将成为装置的“眼睛 ”。第二步,徐老师讲解智能迎宾装置背后的算法原理。第三步,同学们使用 Mind+图形化编程软件,为行空板实验盒编写程序,精心挑选欢快的背景音乐,播放显示亲切的"欢迎光临!"等文字内容。
AI 迎宾装置:让科技更有温度
"当传感器发现画面有变化时,我们的装置就会自动欢迎客人啦!"同学们兴奋地展示着 自己的成果。这个融合了移动检测技术和展示文字音乐的智能迎宾装置,让学生们不仅切实 感受到了 AI 技术,同时也启发了学生如何通过双手将 AI 应用于生活中。
我校将继续推进落实好黄浦区小学人工智能基础课程试教试用工作,期待通过试教试用积累经验,为区域人工智能教育生态建设贡献校本实践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