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业质量分析,看核心素养培育
发布时间:2024-06-28 来源:曹光彪小学




6月26日,语文、数学、英语学科组围绕“从学业质量分析,看核心素养培育”这一主题,分别开展了主题教研活动。老师们深入分析了学生学业质量,探讨了如何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语文学科学生在各类练习中所呈现的数据为基础,结合学期的教学实践与语文组的教研成果,对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汇报与反思。各备课组详细剖析了学业质量,并针对如学生阅读能力不均衡、写作技能有待提升等具体问题,提出了个性化辅导和增强实践训练等改进策略。同时,师们积极分享了各自的教学经验与创新方法,共同探讨如何更有效地培育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备课组长也对下学期的重点工作进行了规划,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平丽娜老师对本学期工作进行了总结,肯定了语文组教师展现出的职业责任心和敬业精神。特别是在阅读节活动期间,各年级组结合学生特点,老师们精心设计、组织了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本学期,语文学科组在项目化学习方面也取得了显著进展。学科组成功举办语文学科项目化区级展示活动,不仅锻炼了教师研究和实践的能力,更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提升核心素养的平台。学科带头人语文学科工作坊也围绕核心素养展开了一系列研讨活动。青年教师们通过参加“双新”培训,并在专场展示中锤炼技能,进一步明确了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的重要性。这些活动不仅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也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提供了有力支持。

      数学学科组也依托数据深入探讨了针对不同年段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具体方法和策略。一年级备课组交流分享了运用信息设备Pad进行学科闯关活动的情况。轻松有趣的答题方式不仅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活动兴趣,满足了数字化学习的趋势,而且在内容上也有所突破,每个学生在活动结束后对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进行自主评价,这一举措有助于培养学生理解规则与要求,以及客观审视自身的能力。二年级备课组分享了在学科活动和小练习方面的实践经验,尤其指出在低年级阶段,计算核心素养的培养至关重要。为此,二年级提出了“夯实20以内的加减法和乘除法基本运算,尤其是加强100以内加减法口算能力”的教学目标。三年级处于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重要转折点,因此三年级备课聚焦于学生“思考的条理性、逻辑性和灵活性”的培育,并分享了具体的策略与做法。四年级备课组对如何进一步提升优等生的数学思维品质,以及如何有效帮助学困生增强数学学习能力进行了系统阐述。五年级备课组则具体分析了本次毕业考试后呈现的各项数据,用数据评估在小升初阶段,教师对学生逻辑推理能力、数据分析及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的培育的成果。通过此次交流,让老师们了解了各年段学生的思维特点和学习能力,为今后的教学明确了方向。

英语学科组也通过对学业质量数据的分析和评估,积极反思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基于学业质量分析的结果,老师们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教学建议和改进措施,以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老师们认为学业质量分析不仅是教师评估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更是探索核心素养培育路径的重要参考。通过深入分析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核心素养发展情况,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学生的需求和问题,从而提出更加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等核心素养。这些素养的培养需要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实践性和创新性,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索中成长。


 撰稿:教导处

分享到: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