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观念,放飞孩子真实的心灵……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但同时也是一个难点。老师常常困惑于作文教学效率低,作文批阅费时多的局面;学生常常苦于没有话可说,没有内容可写的境遇……面对作文教学中的种种不尽如人意的现状。我校四年级语文组依托校本研修和教研组力量,不断调整教学策略,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开学初,组内老师将本学期的作文教学内容进行了横向和纵向的梳理,即将本学期的14篇作文依据状物、写事、写景……进行分类筛选;并与上学期的作文进行纵向比较,如有雷同的内容,则进行重新选题。
在精心选题的基础上,每一篇作文教学之前,教研组都会进行一次专题作文教学讨论,讨论中,老师们各抒己见,取长补短,将共同的智慧结晶浓缩于《写作指南》中。在这份《指南》中,有对审题的悉心指导、有对写作要求的解读、有对写作准备和选材的温馨提示、也有写作思路的参考……一份小小的《写作指南》,为孩子实践写作提供了不小的帮助。
作文教学的成功与否往往与老师平时的阅读教学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在加强作文教学研究的同时,老师们也重视平时的阅读教学,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指导,在阅读教学课后结合每篇课文内容,老师们有的放矢地设计小练笔,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加强小练笔的同时,帮助孩子积累一些好词好句,对帮助孩子写作也是有益的尝试。如今,书店里各种《好词好句》的书籍铺天盖地,学生又缺乏一定的鉴别能力,老师们就帮助孩子们进行有效积累,依据每篇作文的内容,在习作前的一两周内进行相关好词好句积累,让孩子在写作中自由选择运用,学生们的作文变得“湿润”了起来。
学生习作后,老师的讲评常常能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习作的成败得失。学生的进步提高离不开教师的有效引导,这时教师的评价显得尤为重要。作文讲评课的初探也在四年级语文组中展开着。本学期,史勤老师还代表学校在区的层面进行了展示交流,给了同行们一定的启示和借鉴。
《新课程标准》指出:“在写作教学中,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 组内老师达成了共识:对学生作文要“多一点激励,少一点约束;多容忍一点真实的稚嫩,少苛求一点虚假的成熟。”即强调学生要写自己的真实生活,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在作文评价中对于这类学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同时在作文评分上也给予一定的倾斜。
俗话说:“自己不下水,不知道水的深浅。”本学期,年级组老师亲自下水作文,了解学生作文中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当然,教师的下水作文也为实现不同的教学目的而作,有的是为了让学生们欣赏而作,有的是自己体验学生习作中的问题而作,有的是为了让学生明确作文的谋篇布局而作……
作文教学的研究空间很大,前人的成功经验也不少,老师们将继续在开阔视野的同时,立足学生实际,进行更多有益的探索和大胆尝试,努力为孩子们营造一片广阔的写作空间,放飞孩子们真实的心灵。
撰 稿:张 磊